蘇式匠心十項?御窯金磚,光陰顯赫 北緯31度·聽見蘇州,聲音互動裝置展 匠心 御窯 金磚 光陰 掃一掃分享 立即制作 發(fā)布者:西藏遠譽網絡科技有限公司 發(fā)布時間:2017-09-22 版權說明:該作品由用戶自己創(chuàng)作,作品中涉及到的內容、圖片、音樂、字體版權由作品發(fā)布者承擔。 侵權舉報 北緯31度·聽見蘇州,聲音互動裝置展H5,H5頁面制作工具我們在位于蘇州齊門的“澄泥堂”、金磚傳人袁中平的工作室里見到了他祖上產自光緒年間的一塊金磚。其色黛滑光、方正古樸、堅實細膩,讓人忍不住去觸摸。袁中平先生說,金磚冬暖夏涼,小時候自己還會鋪著它吃飯寫字。齊門外3公里處的陸墓鎮(zhèn)有多處燒制金磚的御窯遺址。見到蘇州御窯金磚的那一刻,忍不住輕輕敲擊兩下,果然發(fā)出金屬之聲?!扒弥@金,斷之無孔”是金磚的標配,所以明清時期專供皇室獨享。我們現在聽到的是金磚制作過程中的練泥聲音。金磚對土質要求極為挑剔,蘇州金磚無論過去還是現在大都采用陽澄湖底的特有濕泥。選泥、練泥只是金磚制作的準備工序,之后還要經過制坯、裝窯、燒窯、窨水、出窯、打磨和浸油等步驟,前后歷時兩到三年才能出磚。如果你下次再去北京故宮,留意太和殿大殿內的鋪地,那不滑不澀,油潤如玉的正是百年前蘇州御窯金磚。踩在上面猶如踏著光陰。金磚的傳統技藝在今天的蘇州匠人手中得以沿承并創(chuàng)新,“金磚”的傳統技藝也獨具匠心的在古建修復、仿古工程,古琴琴磚、金磚茶盤、金磚棋盤和金磚書寫板等多方面得以應用,使蘇州金磚技藝在幾百年后又獲得新的生命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