紅包也能送流量?點擊就送超實用的紅包營銷干貨!

紅包也能送流量?點擊就送超實用的紅包營銷干貨!

 

一說到流量,營銷人員總是會第一時間想到網(wǎng)站流量,而普通用戶想到的流量則是手機流量?,F(xiàn)在人手一部智能手機,不管是出門還是宅家里,都是手機不離手,看視頻、玩游戲、購物、看新聞、用導航......手機的功能多到數(shù)不清了,總之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,手機流量也是其中不可忽視的地方,有了流量才可以正常使用這些功能。

對于手機重度患者來說,流量的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!流量紅包好和普通的微信紅包沒什么差別,最大的不同則是流量紅包是發(fā)放手機流量,想必對于缺流量的用戶來說,很受歡迎。流量紅包營銷可以針對目標群體進行精準營銷,效果一定不錯。


1.png


人人秀H5頁面制作工具——流量紅包H5

一、人人秀H5:流量紅包H5-功能介紹

一種特殊的微信紅包。利用在紅包中發(fā)放流量代替發(fā)放現(xiàn)金,比發(fā)放現(xiàn)金更為靈活,可以自由掌控發(fā)放流量的多少和概率大小。

二、人人秀H5:流量紅包H5-服務優(yōu)勢

短信提醒服務

用戶可以勾選短信提醒服務,選擇是否向參與抽獎的用戶發(fā)送中獎/失敗/流量到賬的提醒短信。

支持移動聯(lián)通電信三方運營商

可以識別中獎者的手機號碼,并針對性發(fā)放流量。用戶可以在設置界面對三方運營商分別進行設置,控制不同運營商的流量的中獎率。

三、人人秀H5:流量紅包H5-制作流程

1、打開您的人人秀制作界面,制作好流量紅包發(fā)放背景。點擊右側互動,選擇紅包,流量紅包,即可添加流量紅包插件。 

2、點擊右側的紅包設置,打開紅包設置欄。填寫活動名稱、設置活動時間和活動總金額。 點擊賬戶金額右側的充值可以對紅包進行充值,充值時人人秀和微信渠道會分別收取少量的手續(xù)費和服務費。

3、點擊下一步可以設置不同渠道的中獎概率。在中獎概率設置中,您可以對三種運營商的流量包中獎概率做出各自的調(diào)整,每種運營商所對應的最高概率之和都是100%。系統(tǒng)將識別領獎手機的運營商,并在其領獎時自動匹配相對應的概率。

4、在屏幕的右側,有中獎預測,會對中獎情況和獎品數(shù)量做出大致的預算。商家可以通過對右側的觀察調(diào)節(jié)獎品數(shù)量,控制投入資金,以最少的投入達到做好的活動效果。


2.png


小彩蛋:如何成功引起消費者的注意力?(上)

注意力,在信息大爆炸的商業(yè)社會中逐漸成了“硬通貨”,甚至有人提出了類比GDP的“國民總時間(GNT)”概念。顯然,爭奪注意力是一切商業(yè)活動的最底層邏輯,只有理解了注意力的運作機制,才有可能在以流量為主的商業(yè)競爭中獲得更多生機。

在既定的流量渠道中,如何提升觸達效率,并順利完成引導從“感知-理解-決策-執(zhí)行”的消費行為,在本質(zhì)上,我們則需要摸清與消費者注意力的相處之道。

一、獲得感知,從瞬間注意力開始

注意力分為瞬間注意力、短期注意力與長期注意力。要在多元或嘈雜的環(huán)境中建立與消費者的連接,首先需要獲取本能觸發(fā)的瞬間注意力,比如我們評論一個廣告不夠“搶眼”,這里說的就是它獲取瞬間注意力的能力比較弱。

在線下服務的信息觸達,撬動消費者的遠場感知(如視覺、聽覺、味覺)均有較高可行性;而在線上場景中,因硬件設備的局限性,則更依賴視覺感知。這里我們著重了解一下可以利用消費者哪些生理習性,來提升注意力的獲取效率:

1)出眾的

想象一下在人群中,一個異裝Coser是不是比普通著裝的路人,更容易獲得關注?很明顯!人們總是很容易注意到與周圍環(huán)境有別的事物,這也是為什么設計師會在廣告設計中通過加大留白空間來突出焦點,或通過顏色/樣式對比度來塑造視覺沖擊。比如無印良品2013年那組《地平線》系列廣告,通過“大場景+少信息”的對比吸睛無數(shù),因為人們早已疲于接受那種內(nèi)容擁冗的廣告信息。

2)意外的

不按套路出牌,超出預期的事物也更能撬動人們的感知。比如2011年“黑色星期五”這個美國全民瘋狂購物日中,各大商家一如既往做各種促銷廣告,唯有一家戶外運動品牌卻反其道而行,在《紐約時報》上刊登正版廣告規(guī)勸消費者不要過度消費,理由是每件產(chǎn)品生產(chǎn)的背后都會對環(huán)境造成一定的破壞??梢哉f,這則“反消費”廣告打破了人們關于“黑五”的預期,反而引起巨大的關注,此后兩年該品牌的銷量增長了40%。

再想想,為什么快閃店這種形式越來越流行?為什么喪茶火起來……其實都利用了人們對“意外”的敏感效應。

3)有情緒的

當我們評論一個廣告或者文案無力“打動”消費者,其實說的就是無法喚起受眾情緒。當大腦處于“待機”狀態(tài)時,注意力的泛散的,而通過外界的刺激調(diào)動消費者的情緒,能夠將其注意力集中起來。這也是為什么媒體人通常會在標題中使用“可怕”、“震驚”等情緒化詞語。

同樣的道理也適用于情緒性的圖片、影片等,比如,定位農(nóng)村教育的公益組織“希望工程”,就選用了一位充滿求學渴望的女孩作為形象代言人,她眼神里流露出的對求學的渴望,感動了很多人,使得更多人關注并參與“希望工程”項目。這也很好解釋了為什么現(xiàn)代廣告偏愛使用人物形象,因為人物能夠更輕易傳達情緒,吸引受眾甚至引發(fā)共鳴。

4)動態(tài)的

相比靜態(tài)的物體,動態(tài)的可能更具危險性,人類在進化的歷程中,也就對動態(tài)的物體保持著本能的敏感,這一生理特征也早已被廣泛應用,大家都知道Gif動圖就是比靜態(tài)Banner來的更搶眼。當然,即使在靜態(tài)的載體中,展示具有動態(tài)感的視覺元素,也是行之有效的,比如一輛快要沖出畫面汽車、一塊正在落下的巨石。

5)熟知的

人們對自己熟知事物,總是保持著較高的關注度,因為這些事物跟他們的生活可能有著息息相關的聯(lián)系,這也一定程度上解釋了,為什么人們總是可以在嘈雜的環(huán)境中,聽到別人呼喊自己的名字。還有另外一個原因,是因為大腦總是優(yōu)先感知接受難度低的信息,比如我們在外國街頭,總是可以很快看到印有漢字的商店招牌物料。

6)未知的

好奇心是人類的一大天性,因而人們對于未知的事物有著近乎本能的探索興趣——當人們知道自己對某個問題無解時,那就像在大腦中挖了一個坑,人們會不自覺地為這個坑找到那個蘿卜來填下。利用這一點,我們在廣告設計中可以通過提出問題的形式,來預設未知或埋下懸念,這對顧客的吸引力可能會比直接把產(chǎn)品功能全盤傾出來的更好一些。比如下面兩組獲客feed,都是利用預設懸念與好奇心的作用來提升點擊率。

二、幫助理解,構建符合受眾心智的認知

從感知到理解的過程,就好像當路人開始有意識停下來聽你“推銷”,如果不能在兩句話之內(nèi)讓他理解要賣的產(chǎn)品是什么,那么缺乏耐心的路人就會走掉,之前獲得的瞬間注意力也將灰飛煙滅。因而,我們需要在幫助用戶理解認知這件事上下一些功夫:

1)建立基模

首先,什么是基模?認知心理學家認為,很多知識都是以基模的形式儲存在人的記憶系統(tǒng)里。在“可得性偏差”理論中,因為人們受到記憶力或知識等限制,在對一件事物做判斷時,總是習慣利用自己熟悉或容易想象到的信息。

因而,對于創(chuàng)新型(未為大眾熟知)產(chǎn)品服務,我們需要借用人們熟知的事物來構建描述,讓受眾短時間內(nèi)更好地理解你將推出的產(chǎn)品或服務。

比如,iPhone問世的時候,喬布斯在介紹iPhone時并沒有直接說“智能手機”,而是這樣介紹“iPhone=1個大屏iPod+1個手機+1個瀏覽器”,因為當時還完全“智能手機”沒有這個概念,大眾也對此很難有具象的認知。而喬布斯正是利用了人們所熟悉的幾個概念(也即是基模),讓人們很快就理解了什么是iPhone。

在產(chǎn)品特征或核心功能的介紹上,同樣可以尋找用戶廣泛已知的對象進行關聯(lián),因為對于用戶來說,越是貼近自己經(jīng)驗或已有認知,就越容易接受與記憶。

當年蘋果公司推出MacBook Air的時候,號稱是世界上最薄的筆記本,那到底有多薄呢?一般廠商可能會在產(chǎn)品宣傳中羅列一堆數(shù)據(jù),但喬布斯直接在發(fā)布會上從信封里面拿出了MacBook Air,一切盡在不言中。

2)認知對比

如果我們向顧客推銷的產(chǎn)品屬于一個成熟品類,沒有顛覆性的新功能,那么賣點通常是“某些方面更好”!《影響力》中提到:“人類認知原理里有一條對比原理,如果兩件東西很不一樣,我們往往會認為它們之間的差異比實際的更大。”也即是在實際應用中,如果先指出競品的差,再描述自家產(chǎn)品的好,就會顯得格外好。相反,如果只是描述自家產(chǎn)品優(yōu)點,聽起來更像是自夸。雷軍在小米9發(fā)布會中,就借用友商手機拍攝月亮的效果,來突顯MI9月亮模式的成像品質(zhì)。

3)調(diào)動感官

很多感受型的產(chǎn)品賣點,如果能在顧客構建認知的時候,調(diào)動他們的感官,將可能事半功倍。比如一款香薰蠟燭,僅用“香味濃郁”這樣的描述難以建立與消費者感官的連接,也就難以調(diào)動。而用文案或者圖片等形式去傳達“北非百合花,混合著剛割下的青草香氣,與高山上清新空氣的味道”這樣具體的氣味感受,消費者對“香味”這個賣點的認知可能更加立體清晰。

同樣,當我們希望通過品牌溫度去傳遞人文關懷時,也可借用某個特定場景激發(fā)消費者對“溫暖”這個抽象感受有更深刻的感官共鳴,從而高效建立具象認知。

4)場景植入

“產(chǎn)品何時何地如何使用”其實是個思考題,但消費者在看廣告時又能有多少愿意費腦深入去思考呢?因而,解題的人應該是賣方,你需要通過洞察潛在客戶的生活習慣,然后把產(chǎn)品的賣點植入到他們的生活場景中去,并描述出來產(chǎn)品將帶來的價值,以此打動消費者。

比如經(jīng)典的腦白金廣告,就直接植入了一個過節(jié)送禮的場景,一次次地對消費者進行洗腦,塑造了一個“送禮佳品”的產(chǎn)品定位。畢竟,它無論從功能還是體驗上去打廣告——比如“一款口味新奇的補腦保健品”,都很難像“送禮佳品”這樣給消費者一個購買的理由,更別說打動作為消費主力軍的中青年送禮群體。

推薦人人秀H5頁面制作平臺,這里有專業(yè)的紅包H5模板,多元風格,精美設計,簡單幾步就搞定,分分鐘學會!


人人秀原創(chuàng)文章,如若轉載請注明出處:http://www.bydok.cn/content-tqoquh